陈亮,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卷烟厂维修组长。卷烟封装设备维修高级技师,烟草行业职业技能认定高级考评员,上海烟草集团兼职培训教师,全国操作工技能大赛教练组成员,曾获评“上海烟草工匠”“天津市劳动模范”等称号。
清晨7点,ZB416国产超高速包装机的轰鸣声准时在天津卷烟厂二车间响起。计数器上的数字一路飙升,最终停在“400”——一个班8小时交出400件烟,比一年前多出整整100件。按卷烟厂目前实行的两班制计算,这条机台每天净增200万支烟,一年就是7.2亿支,足以装满120节火车皮。工人们都说,同样的下班铃,现在“响得更有分量”。
把产量从“300”改写成“400”的人,是46岁的维修组长陈亮。他带领的攻坚团队,创造了兄弟厂口中的“天津速度”——让新设备快速投产,不单纯“等靠要”,而是主动出击,以技术挖潜替代设备更替,默默为天津卷烟厂立下了汗马功劳。
据老师傅周子峰回忆,2000年,年轻的陈亮刚入职时,就在老式的卷烟机前蹲守一整天。“虽然师傅说‘一按电钮就能开’,但我就想知道,烟是如何一根一根从设备里出来的。”强烈的好奇心成为了最初的驱动力,陈亮凭着一股韧劲偏要搞懂设备原理。25年光阴流转,他从学徒成长为操作工,再进阶为维修技术骨干,这份钻研精神始终如一。
2023年,为满足生产需求,天津卷烟厂引进了ZB416包装机。已是行家里手的陈亮深知,设备包装动作的细微差异都会带来巨大的技术难题。
果然,条盒商标纸输送问题很快印证了他的预判。凭借成百上千次的调试经验,他迅速锁定症结并与生产厂家沟通。然而,厂家的答复直截了当:“我们之前没做过欧式的设备。”
没有先例那就成为先例!陈亮率领包装维修团队,查阅资料、钻研图纸,精心打磨轨道、改进挡块结构。一次次的试验与改进,却也曾陷入“山重水复”的胶着,为了捕捉那一线转机,他们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中搜寻一丝线索。直到“振子调校”这一关键词跃入视野,拆除外壳、调校振子一气呵成,他们还来不及庆祝,就又投入到下一项难题当中。
“不要忽视任何一件小事,把所有小事都做好就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。”秉持着这样的信念,陈亮带领团队屡创佳绩:完成工厂首台GDX500 包装机全自主调试、改造首台适用于中支产品的 ZB45包装机、攻克首台超高速包装机调试难题……哪里需要拓荒,哪里就有他的身影,二十余年来,他主导技术攻关50余项,形成QC成果27项,获得国家专利8项。
国产超高速包装机的提速故事,曾经缺一个“天津答案”。如今,答案写在每一支从天津卷烟厂生产的卷烟中,也写在下班铃响时,工人们更轻快的脚步里——同样的铃声,更多的产量,这就是“津门工匠”给时间做的加法。
(天津工人报记者高竹君 通讯员周芳泽)
传速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